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第32节
??把话说开之后,明远和郑铁匠很快就接受了这个结果。 ??只是郑铁匠还是觉得有些遗憾:“好东西,是好东西啊!没曾想老汉只动手制了一次……” ??明远却突然想起来了:“我昨天带来的图样里,还有一张。” ??他马上转向吕大临:“吕师兄还记得我说过,要让先生的马车不再颠簸吗?” ??吕大临睁圆眼睛:难道你没打算在京兆府和凤翔府之间重新修路? ??郑铁匠已经把另一张图样翻了出来,正望着上面一个规规矩矩的长方形发愣。 ??大家一起凑上来看了,都满怀疑惑地望着明远,眼里只有两个字:“就这?” ??明远点点头:“虽然这还不是最好的,但应该勉强能用了。” ??他绘在纸上的这个长方形铁片,实际有个名字,叫做“片簧”,只要在大车上安装的位置恰当,便可起到减震的作用。 ??当然,片簧的效果可远不及弹簧,但是弹簧涉及较为复杂的工艺,明远不确定以眼下的工艺水平能不能达到。 ??所以,一步一步来,先从片簧做起,再慢慢尝试弹簧。 ??明远没忘了安慰一句郑铁匠:“这物件绝对是日常需要,日后会有好多人来拜托铁匠您的呀!” ??* ??郑铁匠用熟铁打制的“片簧”看起来平平无奇。 ??但等到明远找到一位擅长修理马车的高手匠人,将这片簧安装在马车适当的位置上,车驾行走起来的时候,车厢中的震动,真的减轻了不少。 ??吕大临作为“试验者”,坐在牛车上来来回回地跑了两趟,回到明远身边时伸手挠了挠头:“远之,这不会是我心中先入为主,才会觉得这车行得平稳了些吧?” ??这位“教导主任”怀疑“减震”是一种心理作用。 ??为了说明片簧的作用,明远干脆做起了对比实验。 ??他在两驾马车上放了完全一样的两只水缸,各自盛满了水,将水缸盛放在一只木盆里,然后由马车载着,沿着同样一段道路,行驶同样的距离。 ??吕大临看了明远的设计,就知道这个小师弟究竟在打什么主意,不由得拈着须连连点头。 ??少时两驾马车都跑到了地方。明远让人把木桶和水缸从马车里取出来,展示给横渠镇闻讯过来看热闹的乡民们看。 ??用传统马车承载的水缸,泼出了大半缸的水,可见颠簸得厉害。 ??而用安装了“片簧”的新式马车承载的水缸,则只泼出少许清水。 ??结果如何,一望而知。 ??明远用这个简单的对比试验,完美验证了片簧的减震效果。 ??“啧啧啧——” ??“果然!” ??“舒家的大外甥不愧是横渠先生门下的弟子,有他指点,郑铁匠才能制出这样有用的器具。” ??“是啊,横渠先生不愧是大家,教导有方。” ??吕大临在一旁却越听越惭愧:横渠先生没教过啊,连他这个做师兄的,却也不会。 ??他一回头,却看见明远和郑铁匠正在一旁,头凑着头商议。 ??明远连比带划,郑铁匠却好像是听懂了,又好像很迷茫的样子,只能点点头,表示自己都一一记下了,能不能成,得试过了再知道。 ??明远顿时又塞给郑铁匠几大锭银子,算是材料费。 ??他安排好这一切,才回到吕大临身边。 ??在吕大临眼里,明远是一脸既神往又安慰的模样。这少年将双臂举过脑后合抱,舒心地笑着,口中喃喃地说:“弹簧床会有的,沙发也会有的!” ??吕大临:弹簧床?沙发??? ??这些都是啥? ??第30章 十万贯【第三更】 ??吕大临来到横渠镇, 见证了明远是怎样在顷刻之间,就把一座略显破败的老屋,修整得宽敞明亮, 极其适合书院的。 ??如今正是冬闲时节, 横渠镇的乡民纷纷过来帮手, 换瓦的换瓦, 粉墙的粉墙。转眼间这书院选址的老屋就已经焕然一新。 ??而明远要做的可远远不止这些。 ??他带领很多乡民一起,在房舍内都修了“地炉”。这地炉却又和陕西人家常见的“地炉”不太一样, 乃是用砖砌出的空心地炉,烧柴火的地方和出气口都在室外。 ??吕大临去过明远在长安城里的宅院, 因此晓得, 明远家的地炉也是这样的。天气冷的时候往那“地炉”上一坐,暖呼呼得格外惬意, 室内的空气也很清新, 不会有那炭味儿。 ??明远一边向吕大临讲解这种“新式”地炉的使用,一边絮絮叨叨地叮嘱:“先生身体不好, 时常咳嗽,想必是肺气受损。冬日里如果将柴炭一类直接放在室内烧,恐怕会损伤肺气。因此小弟特地安排了将地炉的通气口安在室外, 这样一来, 室内的空气不会浑浊, 对先生将养身体有好处……” ??吕大临一边听一边点头,一边只觉得这个小师弟尊师重道。 ??而书院外用作实验“井田”的九顷地也已经准备就绪了。 ??明远这次花高价买下了呈正方形的九顷土地,土地四周都竖了界碑, 正面写着“横渠书院”, 反面右下角才镌了一个小小的“明”字。吕大临知道这些都是明家的土地, 但明远还是在界碑上镌了“横渠书院”的名号, 令他心里觉得格外熨帖。 ??这九顷土地中已是沟壑纵横。用来灌溉的水渠已经挖好,田垄将成片的田地分割为整整齐齐的一块又一块。 ??田中土壤上铺了厚厚一层草木灰,都是乡民们帮忙,为这几顷土地提升地力,肥田用的。 ??吕大临巡视过一遍,不由对明远刮目相看。 ??他原本只觉得明远是个基本功扎实,偶尔会语出惊人的小师弟,但现在看来,这位师弟在庶务上简直是一绝,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将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帖帖。 ??当然了,吕大临是端方君子,他可没有想过明远的“钞能力”在书院建设上所取得的作用。 ??原本明远预估自己要在横渠镇花上2000贯,购置土地的。谁知道结果大大超出预期,待到书院建成,明远满打满算,包括各种材料,人工,以及请帮忙的乡民们喝酒吃饭的钱,估计能花出5000贯。 ??明远:花钱也是一门技术活啊! ??一切稍有眉目之后,明远和吕大临坐下来商讨明春春耕的事。 ??明远已经托舒家两位舅舅准备下了春小麦的麦种。 ??谁知吕大临竟然告诉他:张载提出,想要在九顷田地中,留一顷出来种“木棉”。 ??“木棉”就是棉花。前一阵子明远在长安城里“扫荡”吉贝布,引起了人们对这种作物的关注。不少木棉种子便被送到关西来,凤翔府对此事也有所耳闻,不少农户闻利而动,想要尝试种一种木棉,但不敢种多。 ??明远怎么也没想到,张载竟然也紧跟“潮流”,想要在他用来实验的“井田”里,种植木棉。 ??“先生有言道,上古先民,靠井田便能自给自足,不止是食粮,身上衣物也是如此。就算是没有这棉花,先生原也想要种植苎麻的。”吕大临向明远解释。 ??明远好奇问道:“那先生为什么又愿意试种棉花了呢?” ??吕大临见明远问,突然一改平日里古板严肃的表情,冲明远诡诡一笑:“这不,先生想要让‘生产力’提高么!” ??明远恍然大悟,拍着前额叫好。 ??张载说得是,既然有了棉花,产量又高,纺织出的布料质地又好,何必再遵循古法,非桑麻不可呢? ??此时此刻,明远终于意识到,他已切实影响到了一位宋时大儒的思想。 ??这种明悟令明远兴奋不已。 ??“小弟盼着先生与师兄弟们在横渠镇的‘井田实验’大获成功。” ??他大声预祝。 ??谁知道吕大临却突然皱起眉头:“怎么,远之,你难道不愿意在此地一面读书,一面陪伴先生实验井田吗?” ??“这……” ??明远瞬间卡了壳。 ??他瞬间回想起昨晚与系统1127之间的一番对话。 ??那是系统提醒他:在这个目标时空内,他已经成功地花出去了25000贯,完成了“小目标”十万贯的四分之一。 ??“亲爱的宿主,您只要努努力,完成花出十万贯的目标,您就将获得离开长安,前往汴京的资格。汴京这座繁华首都,想必能让您的花钱大业更上一层楼啊!” ??明远心里清楚,只要他今年冬天能再大手笔地花出一大笔钱,明年开春的时候,他应该就离开京兆府,前往汴京了。自然不可能陪伴张载,守在这宁静致远的横渠镇上,钻研“生产力发展”的大道。 ??但私心里,明远竟觉得他其实很想留下来。 ??或许这是因为,留下来能大有可为——现时的大宋,太需要这种钻研了。 ??但是他到底是背了一亿多贯在身上,要尽快花出去。前往汴京,是他唯一的选择。 ??明远此刻面对吕大临殷切的眼神,只能无奈地叹了一口气,说:“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!” ??他没有多说,吕大临却也不方便再问,只是安慰明远:“远之天赋出众,就算是不在先生身边,相信远之也能有所成就。“ ??明远有些不太敢告诉吕大临,他以后估计也没有什么成就,只是会努力花钱,花花花而已,心里便有了几分惭愧。 ??等将来有能力了,一定要再支持一把横渠书院的。 ??——明远这么想着。 ??忽听室外有人招呼:“吕先生,吕先生,柴和炭都送来了,您看看够不够。” ??吕大临和明远闻声出门,看见横渠镇的乡民们把书院需要的木柴和炭都送来了,将书院后的一座柴房给堆得满满的,几乎一整个冬天也用不完。 ??吕大临看了一眼明远,摇着头心想:不晓得小师弟又花了多少钱。横渠书院欠小师弟的情分,简直是还也还不完。 ??明远便关心地问起:“要入冬了,柴和炭的价格高吗?” ??立即有人回答:“高,怎么不高?” ??“夏收时存下的秸秆都烧完了,如今天冷,樵夫们本来不乐意去山上砍柴的,价格涨上去,他们也就勤快些。” ??一时众人都笑了起来。 ??看在钱的份上努力工作,古往今来,打工人都是一样的。 ??这时有人提了一嘴:“邻县说是发现了‘猛火油’,可以用来烧火。你们见过没?” ??明远一听便支起耳朵:“猛火油?” ??立即有人反对,“嗐”了一声道:“那确实是‘猛’火油,猛得过了火。我上次见有人用它,只淋了一点儿,那火苗就蹿得老高,差点儿把铁锅的锅底都烧通了。” ??“我也见过。说实在的,猛火油那是真的猛,但就是烟大。我上回见一个伙计,大着胆子用猛火油点灯,好家伙——” ??这乡民伸着手给大家比划,用猛火油点灯,在墙壁上熏出多大的一块黑漆漆的油渍。 ??其他人也附和:“是呀,要是用那油烧菜,就算是铁锅没被烧破,锅底也是黑黢黢的一片,烧完了还油腻腻的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