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arning: Undefined variable $net_nums in D:\wwwroot\tbook\web\inc\gen.php on line 86

Warning: Undefined variable $net_nums in D:\wwwroot\tbook\web\inc\gen.php on line 86
十四爷的躺赢人生[清穿]_邈邈一黍_第59节_格格党_笔趣阁
笔趣阁 - 历史小说 - 十四爷的躺赢人生[清穿]在线阅读 - 第59节

第59节

    ??找的也不是旁人,而是曾经的四妃,现在的太后、宜太妃、惠太妃、荣太妃。

    ??这可是康熙年间管理后宫的人,还是在后宫激烈‘拼杀’当中活下来的胜利者,康熙年间进宫的女子有那么多,但是能活下来,保住儿子,还能位居妃位的,可真都是凤毛麟角了。

    ??这几位都是高手当中的高手,不管是管理学院,还是到时候给学生们上几节课,微微露点皮毛,就够学生们认真思考学习的了。

    ??继皇家学院和理亲王府之后,胤祯又给工部额外找了项差事,建皇家女子学院。

    ??还是一脉相承的风格,教室多,演武场大,唯独住宿条件艰苦,男院和女院并没有什么区别。

    ??男院、女院,还有理亲王府,是根据设计图定稿的时间,分别开始动工的,男院最早动工,也是最早竣工的。

    ??可女院明明是最后一个动工的,却赶在理亲王府之前竣工,竣工的时候,理亲王府的建造才完成一半。

    ??据说负责建男院的那帮人,竣工之后也被安排过去一块建女院了,经验完全照搬,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。

    ??这也导致建出来的女院,几乎就是跟男院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,也就是位置不同,门匾差了两个字。

    ??而且这两块门匾上的字,都出自一人之手,全是四爷亲笔题写的,没偏没向。

    ??第81章 二更

    ??雍正六年,两处皇家学院陆续走上正轨,颇有几分不分伯仲的意思。

    ??男院这边儿,读书的学生有皇上的两个儿子,有各个王府的世子,身份最低的,那都是出自朝臣之家,不再是作为伴读,而是正儿八经的学生就读。

    ??哈哈珠子已经取消了,每人限带一个下人,要么是书童,要么是太监,反正名额是只有一个。

    ??院长是重新回到人前的理亲王,这位爷淡出大家的视线已久,不过一出来那就是万众瞩目,也让无数人在心里暗叹,皇上心真大。

    ??跟男院比起来,女院之所以备受瞩目,是因为院长和四位主任来头都太大了,以至于官宦之家几乎有超过半数,都挤破了脑袋要把女儿送进来读书。

    ??院长是掌管育婴院的温宪公主,四位主任,要么是太后,要么是太妃。

    ??虽然众人不知道‘主任’是干什么的,但这四位都是身份不得了的人,但凡自家的女儿能受到任何一位的认可,那名声可是就要跟着水涨船高了。

    ??就算是没有得到这几位的认可,能够进到这家学院来读书,本身对于家族和女儿本身也是一项荣誉。

    ??所以女院跟男院一样的炙手可热。

    ??不过除了皇室子弟外,其他人要入学,是需要通过考试的。

    ??除了考试外,入学的要求就是针对所有人的了,也包括了皇室子弟。

    ??男院这边,外室子不许入学,德行有亏者不许入学,说到底名声是个好东西,无论家世如何,年纪几许,都应当爱惜羽毛。

    ??女院这边,要求就只有一条,裹足者不许入学。

    ??其实满蒙两族的女子并没有裹足的习惯,八旗当中的汉军旗,也少有裹足的女子,这个要求其实并不会筛下去几个人,不过是想向天下人表明立场罢了。

    ??这一点是胤祯向五姐提议的,随后两个人又询问了四哥,最终定下来的。

    ??如果可以选择的话,应该没有几个人会愿意把脚裹成那个样子,这世道对女子不公,裹足不就是最明显的例子,强行放足,得不偿失,朝廷能做的也只有潜移默化的影响。

    ??这一点四哥现在就做的挺好,后宫之中并没有裹了足的小脚女子!子,不像皇阿玛的后宫,不过,纳小脚女子入宫也是皇阿玛执政后期的事情,希望四哥不会重蹈皇阿玛的覆辙。

    ??不管怎么说,两处学院建成之后,基本上就跟胤祯没什么关系了,弘易都已经十岁了,一块读书的有相熟的堂兄弟,也有一块长大的表兄弟,怎么看都不至于不能适应学院的新生活。

    ??胤祯的‘黏糊’,托九哥和弘暲的福,在小辈当中可以说是众所周知,当然也怪他自己,家长里边,他确实是去阿哥所看儿子最多的一个。

    ??不过眼下是没这机会了,皇家学院是全封闭式的管理,每半个月有两天的假期,但是除了假期外,学校是不允许家长和学生出入的。

    ??胤祯在自家二哥那儿也没这份特权,除非他愿意去皇家学院做老师,可老师哪是那么容易当的,他一头要管着京城的治安,另一头还要负责工部,可万万没有时间再去做老师了。

    ??所以,只能每隔半个月接儿子上下学一次,也就没那么打眼了。

    ??去接儿子就不能不去接额娘,五哥跟九哥都商量好了,两个人轮流接宜太妃,三哥没有可分担的人,只能是自己去接。

    ??四哥日理万机的,也就偶尔才过来接一次额娘,剩下的时间大多都是他的。

    ??好在,这些‘大佬’们课不多,一个月也就是过来两三趟的样子,不必每天接送。

    ??惠太妃虽然儿子不在大清,但是孙子在,弘昱每次都过来接人,从未落下过。

    ??这四位‘大佬’,早些年的时候比的是恩宠、是位份,后来比的是谁的儿子更有出息,现在比的是谁的儿孙更孝顺,可以说是较了一辈子的劲儿。

    ??自家额娘早先明明也不是争强好胜的性子,但在比儿孙孝顺这事儿上,还真是挺争强好胜的。

    ??胤祯自己过去接,老太太就是冲他笑一笑,路上聊聊天;他要是带着弘易一块过去接,那肯定就被邀请一块用晚膳;要是带着弘易和弘晖一块去接,老太太就不回宫了,去五哥家中用膳,跟宜太妃一块儿。

    ??工部造船已经两年多了,如今总算是有些样子,大笔的银子砸下去,在第一艘航船试行成功后,总算是可以投入量产了。!。

    ??武器这边有戴老先生,胤祯虽然被这位不断问询,很是苦恼,但不得不说这位绝对是天才,别看胤祯脑子里装的东西多,但真让他实操,绝比不上戴老先生的速度。

    ??户部这边早就已经准备好了商队,九爷敏郡王向来都注重实干,商队之中虽然都是清一色的朝廷官员,但年轻的官吏,都在他的商队里干过。

    ??积累了经验不说,能够入选的年轻官吏,也都是在做生意方面稍有特长的,否则不可能被筛选进来。

    ??要不是已经在朝廷做了官,他都想把这些人挖去自己的商队了,绝对都是人才。

    ??雍正七年的时候,一切终于准备就绪。

    ??初次航海,风险极大,敦郡王是主动请缨要带队的,敏郡王跟敦郡王向来都是焦不离孟,孟不离焦,在敦郡王请缨之后,敏郡王也请缨要跟着前去。

    ??敦郡王善武,这么多年也没把武学放下,在兵部待了几年,去年又在丰台大营练兵。

    ??这两个人就算不主动请缨,那也是这次出海的热门人选。

    ??除了这二人之外,此次出海的人里,还有胤祯的一个老熟人——洪石。

    ??洪石在雍正初年就被他调来了禁军,这些年可谓是兢兢业业,已经连升两级了,若是是再想往上升,必须得有点拿得出手的功绩。

    ??京城一片太平,就算有几个宵小作乱,也称不上是拿得出手的功绩,胤祯瞄准了这次出海。

    ??朝廷第一次出海,意义重大,先不说史书上怎么写,洪石能不能借此在史书上留名,但绝对可以借此再升一级。

    ??至于安全方面,工部这边有八九成的把握。

    ??胤祯也不是自行做的决定,这件事情的利弊和可能的风险,不必他说,洪石也明白,也愿意去搏一搏。

    ??最后由这两位郡王带队,带着商队和大批的!的货物,还有礼部的官员,以及四千装备精良的禁军,船队上还带了两座子母炮。

    ??船队中有经验丰富的水手,有钦天监善于推测天气的官员,有住在海边经验老道的渔民,都是为了尽量避免风险的。

    ??在反复商议之后,大清出海的事情到底没有写信告知直郡王,毕竟直郡王离开大清太久了,也已经久不受大清掌控,如今有什么心思,还真不好猜。

    ??就算直郡王一大家子包括额娘惠太妃都留在大清了,可以不能保证直郡王没有起旁的心思。

    ??大清第一次出海,要达成的目的不过三个,其一是绘制路线和地图,其二是做生意,其三是与外族建交。

    ??并没有关于直郡王,还有老八和郭络罗氏的任何命令,前两者可能已经经营了很大的一波势力,郭络罗氏是大清的罪人,但眼下还不能浪费时间去找一个罪人。

    ??船队出海的第一个月,大清就迎来了国丧,七十七岁的太皇太后驾崩。

    ??这是大清目前为止最为高寿的太皇太后了,前一位孝庄皇后,去世的时候七十四岁。

    ??在太皇太后的灵位前,一片哀戚,已经年近四十的恒亲王,哭到抽噎,温宪在中间直接哭晕过去了,还有理亲王,眼皮子都是肿的,脸上的悲痛之意更是明显。

    ??胤祯想着老太太生前的慈爱,眼泪也是止不住的往下流。

    ??就连曾孙辈儿,像弘晖、弘易、宁楚格他们,也都哭得情真意切。

    ??这一次胤祯没有闻到姜水的味道,也没看到哪个人假惺惺的掉眼泪,跪在他身边的这些人,每一个的悲痛都是真实的。

    ??孝惠皇后,逝世的时候已经是高龄了,并且是无疾而终,生前并没有受到很多的痛苦,死后又有这么多人为她悲痛,也算是无憾了吧。

    ??第82章 一更

    ??胤祯今年已是而立之年,正是男子一生当中最好的时候,也是最忙最累的时候。

    ??作为孙辈,他需要给太皇太后守孝一年,一年之内,都不能吃什么荤腥,即便有豆制品,有乳制品,这些玩意儿并没有算在荤腥之列,终究是尝不出肉味来的。

    ??固然他的守孝之心是虔诚的,但可能还不够虔诚吧,不过是守了三个月的孝,就已经是馋肉馋的不得了了,尤其是夜深人静,从衙门回来的时候。

    ??到底是没忍住,让厨房做了一桌子素肉呈上来,所谓素肉自然是用素食来做的,只不过尝起来有肉味儿。

    ??胤祯以往嫌弃这样做不够虔诚,对已经逝去的太皇太后,他打心眼儿里是很尊重的,但仅仅三个月,到底是没能忍得住诱惑。

    ??看来他确实是没什么做出家人的资质。

    ??胤祯这三个月可是忍得相当辛苦,几乎不与福晋和儿子在一块用膳,他自己想虔诚一把,没必要拉着福晋一块,儿子小小年纪,正在长身体的时候,就更是不必了。

    ??三个月的时间,足够让胤祯认清楚自己的能耐,也足够出海的船队回大清了,毕竟在太皇太后离世之前,船队就已经出发一个多月了。

    ??眼下朝廷里的人都眼巴巴的等着呢,几个港口处都已经安排好了人,若有消息就会有人快马送来京城。

    ??但让人失望的是,至今也没能听到半点动静。

    ??这几年朝廷为了出海,可以说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,但是再充足的准备,面对浩瀚的大海,还有所知不多的海外世界,谁也都没有完全的把握,能够保证出海的船队可以顺利归来。

    ??最初是从育婴院开始的,小孩子们口中唱着期盼亲人回家的歌谣,后来慢慢传播,小孩,老人,青年人,中年人,这一首歌谣甚至都已经传到了港口。

    ??敦郡王和敏郡王还没有从船上下来的时候,就听到了众人齐声唱这首歌谣,有渔民、有官差、有凑过来看热闹的百姓,还有十四弟。

    ??胤祯作为九门提督,身负守卫京城之责,能跑到几!几百里之外的港口接人,可是跟四哥磨了很久,暂时把手头的差事已经交给了十三弟和弘晖,这才能来。

    ??唱这首歌谣,也是胤祯带的头,起初他也没计划这个,感觉有些矫情,但等到大清的航船将至,就忍不住自顾自唱起了这首歌谣,没想到这首歌谣的传唱范围这么广,连港口这边的百姓和官员都会唱了。

    ??这首歌也要实在煽情的很,尤其是在此情此景之下。

    ??敦郡王和敏郡王下船走过来的时候,两眼已是泪汪汪,久别重逢,跟外族人待久了,多多少少也受到了些影响,尤其是敏郡王,他本身就喜欢西学,对于那里的礼俗接受度自然也就更高。

    ??本想着快走几步,给十四弟来一个拥抱之礼,这可是跨越了茫茫大海的拥抱,光是这么想着,敏郡王就觉得心潮澎湃,这一幕肯定能被记录在史书上。

    ??然后……就没有然后了。

    ??十步之遥,胤祯乐得不行,就差捂着肚子狂笑了,刚刚煽情的氛围全都没了,取而代之的是这魔性的笑声。

    ??海上的太阳和风,果然是不容小觑,硬生生把九哥从‘白美人’变成了‘黑炭球’,这五官再是好看,桃花眼再是漂亮,皮肤变成炭黑色之后,也都大打折扣。

    ??关键是这跟九哥以往的形象差别实在太大了,不仅脸和露出来的手是黑的,光着的脑门儿也是黑的,这月亮头实在过于影响颜值了。

    ??人白的时候如此,人黑了以后,那就更是如此了,而且效果奇特,胤祯一下子就被戳中了笑点。

    ??相比九哥,十哥更黑,但反差没有九哥那么大,所以搞笑程度也比九哥少了那么一点点。

    ??兄弟见面,按照敏郡王心中所想,那真是跨越了茫茫大海的再一次见面,跨越了生与死的见面,也是会载入史书的一次见面,就算不刻意,那也必然是极为感人的。

    ??他和十哥跟十四弟的感情算是很不错了,一起读过书、练过武、种过地的交情,但没想到就是因为感情太深、交情太好,才让十四弟一点儿都不知道收敛,这么重要的场面!,当着这么多人,直接就……笑弯了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