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3节
??乔玉珩靠在软榻上的靠背上,蔡鹤正在给乔玉珩搭脉,乔玉妙和舒清站在一边看着蔡鹤搭脉问诊。 ??黑宝趴在地上,难得的安静,一双黑宝石一般的眼睛也朝蔡鹤和乔玉珩看着。实在耐不住的时候,就在地上打个滚,或者双脚立起来,搭在软榻的边缘上,朝软榻上的乔玉珩看看。 ??黑宝,当初是齐言彻送给乔玉妙的,乔玉妙自是十分喜欢黑宝,但她每天都去万卷书图书馆,跟黑宝相处的时间倒是不多,反倒是乔玉珩每日待在家中养病看书。 ??黑宝是他最忠诚的朋友,一人一狗时常凑做一堆玩耍。 ??现在,一家人到了镇国公府,乔玉妙跟齐言彻住在正院,没有跟乔玉珩和舒清住在一个院子。乔玉妙见乔玉珩和黑宝感情好,知道这一人一狗谁也离不开谁,现在他们搬到镇国公府,也不存在什么安全问题,所以乔玉妙就将黑宝留在了乔玉珩身边,让黑宝每日和乔玉珩相伴。 ??乔玉珩从乔家出来以后,一直都由蔡鹤治病,到现在已经快一年了。 ??因为蔡鹤医术高明,镇国公府条件好,乔玉珩将养的也好,如今乔玉珩面色比之前红润了许多,身子虽然也还单薄,比之前却也好了很多,身量也长高了不少。 ??蔡鹤搭好脉,收回了手,笑道:“玉珩的身子,将养的不错。到了明年开了春,等天气暖和一些了,就可以去进学了。” ??“明年开春,就可以了?”乔玉珩惊喜道。 ??蔡鹤捋了捋胡须,点了一下头,笑道:“可以了。” ??搭脉问诊之后,蔡鹤又重新给乔玉珩开了新的方子,让乔玉珩按照新的方子喝药。 ??乔玉妙打发了屋子里的婆子去抓药,将蔡鹤送出了门。 ??—— ??这几日,乔玉妙的日子依旧和往常一样,白日里去图书馆,日落了就回镇国公府。 ??因为蔡鹤说,等明年天气暖和了,乔玉珩就可以出府上学,乔玉妙便开始打探起来京城适合的学府来,也好早作准备。 ??另外,她还找了一个西席,让西席给乔玉珩上课,为明年上学做准备。 ??在大景朝,世家子弟也好,官员子弟也好,或者贫寒出身的读书人,都会去适合的学堂上学,若是有条件的话,有些世家会在家里开族学。 ??通常来说,世家的小姐们,会在家里请了西席和嬷嬷教导,而男子一般不在家里读书,而是上学堂。 ??因为上学堂是认识同龄人的一种交际方式,对今后的发展也有益。 ??二来,学识渊博、声名在外的好老师,一般是不愿意到人家里去做西席。所以好的先生,都是在一些出名的学堂里教书的。 ??乔玉珩虽然身子好了些,但也要等到明年天暖了才能出府上学堂。 ??乔玉妙见乔玉珩身子比以前好了很多。以前,只有在状态好的时候,他才能看一看书,看一会儿书,就需要休息很久。现在,他每日看书的时间也比之前长了很多。 ??有镇国公府的名头,找西席也比较容易了一些。 ??找来找去的,乔玉妙想到了一个人,就是佟白博。 ??佟白博是进士出身,当年金榜上,名次也是不错的,所以才能留在京里,进了翰林院,当个检讨。因为诗词造诣,颇有名声,还到万卷书图书馆的讲座,讲过课。 ??可惜,因为双手残疾,不能继续当官了。虽然双手残疾,但是学识还在,来给乔玉珩当个西席是绰绰有余的。 ??于是,乔玉妙便想法子,联系到了佟白博。 ??佟白博原是国子监的贫寒学生,家境也一般。因为有进士的功名在,他的俸禄还是有的,但是俸禄毕竟有限,他又没了升迁的可能,而且因为不能为官,俸禄以外的那些收入,他都是没有的。 ??家里虽然温饱无虞,但也算不上太好。 ??是以,镇国公府要请他当西席、给镇国公的内弟教书时,他便也毫不犹豫答应了下来,每日早上到镇国公府给乔玉珩上一两个时辰的课。 ??—— ??这几日,齐言彻又回来的很晚。 ??在这几日之前,北城门外的那些流民,秩序还算不错,经过一段时间的管理整治,已经井井有条。 ??这几日之前,齐言彻每日日落时分就会回府和乔玉妙一起吃晚饭,有时候,回来的比乔玉妙还要早些。 ??不过,这几日,他事情又突然多起来了。 ??北城外的流民越来越多,现在已经有数万名流民,而天气却是一日比一日冷。 ??天气一冷,每日需要吃的东西就更多,煮粥做饭需要的柴火也更多,保暖用的被子衣服,也更多。 ??朝廷渐渐的又开始捉襟见肘了。 ??乔玉妙那一百五十多万两银子,前一阵是帮了朝廷很大的忙,可是如今已经过了两个月了,流民人数越来越多,需要的东西也越来越多,再多的银子,也经不住数万人在寒冬里一日又一日的消耗。 ??而且天气还会越来越来,直到隆冬的来临。 ??因为寒冷和饥饿,北城门外,那数万的流民也越来越不好管了。 ??这日,齐言彻又是在睡前才到的家。 ??他走进正屋的时候,乔玉妙正在洗漱,准备睡觉,齐言彻便跑过去,也不管她手里还拿着帕子,就抱住了人。 ??因为烧着炭盆,整个屋子都是暖融融的,乔玉妙的脸颊红扑扑的,分外诱人。 ??齐言彻看着欢喜,在她脸颊上落了唇,亲了一口,才放开了人。 ??乔玉妙嗔了他,便又自管自的净面。 ??洗好脸,她回头一看,见齐言彻正在看她,便问道:“现在北城门,形势如何了?” ??齐言彻轻轻摇了摇头,默了一默:“如今朝堂上,对北城门外的流民争议颇大,有不少人向皇上近言,说要将这些流民驱离京城。”